首页
搜索 搜索

浅谈“三长语文”模式下阅读教学的策略

东方资讯     2023-03-22 12:17:06

港北区中山小学 邓淑琼

摘要:2021年,港北区教研室提出了“三长语文”教学主张,明确要求教学过程要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,遵循“明、解、养、搭、练、提”六个程序。本文就寻点搭支架这一程序,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寻找语用点搭建学习支架。

关键词: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言文字运用 搭建支架


(资料图)

近两年,港北区各小学推行“三长语文”教学模式。所谓“三长”,意指知识增长、能力生长、精神成长。此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主要有“明、解、养、搭、练、提”六步。这六个程序中,最难以落实的是“搭”,即寻点搭支架。

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教学的“返璞归真”,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寻找合适的语用训练点搭建支架,通过引导学生围绕这个支架进行文本的品读和学习,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。支架的搭建即表达方法的提炼,在学生解决学习问题中起到辅助作用,为学生建构对知识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。教师应该如何寻找语用训练点来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呢?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:

(一)根据课文语言特色搭建支架

语言色彩是文章的精髓。品读一篇文章,要善于挖掘文本的语言特色。如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写的《北京的春节》一文,作者在体现北京春节的习俗时,所用的语言俗白清浅,朴素自然,“京味儿”十足,给人亲切感的同时平添一份情趣。在教学过程中,要抓住感受最深的语句,体会老舍的“京味儿”语言特点,体会作者是如何借助俗语、生动的修辞、充满地域特色的词语等突显风俗特色的。指导学生读好“零七八碎儿”“杂拌儿”等儿化音,体会北京话的特点。再请学生改用普通话来表达同样的意思,通过对比朗读,感悟作家语言的“京味儿”特点。在此基础上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迁移运用能力,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法,利用本地方言说一说当地的一个地方习俗,感受地方色彩的语言表现手法。

(二)以课后小练笔为载点搭建支架

课后小练笔是一篇文章表现手法的再现。教师如果能以小练笔作为载点,去提炼文章的表现手法,学生的阅读效果就会事半功倍。如《少年闰土》课后的小练笔:照片凝固了我们生活的瞬间,从你的照片中选一张,仿照第一自然段写一写。第一自然段是少年闰土看瓜刺猹的场景描写。在写法上有三大特点:以景烘托人物形象、用外貌+动作的手法生动勾画人物形象、营造气氛设下悬念。在教学过程中,可以结合课后小练笔,通过开头第一自然段的学习,为学生搭起支架:环境+人物+气氛的描写法。在整篇课文的品读、学习过程中,让学生反复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,头脑中再现环境+人物的场面。在学习课文后自然而然地引申到课后小练笔,出示几张学生的生活照片,让学生参照此方法写一段话。学生有了支架可攀,很容易就可以写出生动感人的场景。

(三)围绕课后习作要求搭建支架

在教学中,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单元习作的要求去把握语用点,为学生搭建可行的支架。如教学《匆匆》一课,教师要向学生挑明这是习作单元的课文鉴赏,要紧密结合单元习作《让真情自然流露》的要求,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领会如何真实、自然的表达情感的方法。《匆匆》这篇文章情感表达方法是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。教学中抓住“针尖上的一滴水”“行走的太阳”等描写,体会作者融入浓烈的情感。引导学生抓住“太阳他有脚啊,轻轻悄悄挪移了”体会作者将抽象的时间通过拟人手法形象化,让人切身感受时间的流逝。再结合描写洗手、吃饭、静默时,时间如何“跨过”“飞过”等情形,在品读中感受作者把时间流逝变成具体可感的生活场景,感悟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融在这些景物中的表达方法。搭建好这个支架,让学生进行仿写就水到渠成。

(四)以“快乐读书吧”作为语用点搭支架

“快乐读书吧”板块可以引导学生从课内课文走向课外阅读,培养阅读兴趣、拓宽阅读面、开阔视野。“快乐读书吧”安排的读书活动与单元的课文一脉相承,在学习相应单元的课文时,教师应该以“快乐读书吧”导学内容作为语用点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。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外国文学名著主题,课本先安排三篇名著节选课文,再安排以“漫步世界名著花园”为主题的“快乐读书吧”。教师在教学本单元课文之前,可以提前布置“快乐读书吧”的读书活动,引导学生先了解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基本方法,再运用这些方法搭建支架去学习课文内容。比如利用阅读策略指导,在学习《鲁滨逊漂流记》内容梗概时,可以引导学生为鲁滨逊画一幅生活轨迹图,将他经历的主要事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,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鲁滨逊荒岛生存的直观图,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。

总之,在“三长语文”阅读教学中,教师要善于让语言支架根植、贯穿于课堂教学,使阅读教学取得更完美的效果,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及能力得以有效提升,从而提高语文整体学习能力。

X 关闭

Copyright ©  2015-2021 太平洋制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  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